|
|
|
新纖儀器應用推廣代表性用戶 |
 |
|
一、國外知名企業 |
|
美國杜邦公司(DuPont) |
全球第二大化工企業,開發出氨綸萊卡(LYCRA)纖維、芳綸諾梅克斯(Nomex)纖維、芳綸凱芙拉(Kevlar)纖維等高性能纖維產品。 |
德國巴斯夫公司(BASF) |
世界領先、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向客戶提供一系列的高性能產品,涵蓋化學品、塑料、特性產品、作物保護產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氣。 |
瑞士SGS(通用公證行) |
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是全球公認的質量和誠信基準。95,000多名員工在全球運作2,400
多個分支機構和實驗室。在中國設立了50多個分支機構和幾十間實驗室,擁有12000多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 |
帝人集團(Teijin) |
集團業務領域涉及高性能纖維與復合材料,電子材料與化工產品,醫藥醫療,纖維產品與流通和IT等,成為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7,000名雇員的集團企業。帝人集團是全球屈指的碳纖維、芳綸纖維制造商之一,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聚碳酸酯樹脂制造商之一。 |
 |
|
二、國內大型化纖生產企業 |
|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有限責任公司 |
國家“六五”至“十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目前擁有2套PTA生產裝置,產能100萬噸/年;16條聚酯生產線,聚酯聚合能力220萬噸/年;34條滌綸短纖維(中空)生產線,產能80萬噸/年;5條瓶級切片生產線,產能45萬噸/年等。 |
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 |
作為千億級“航母企業”在化纖行業中形成獨一無二的“滌綸+錦綸”雙產業鏈驅動模式,位列《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榜單前十。 |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我國第一批從國外引進化工化纖生產裝置和技術的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建設了以生產乙烯、滌綸、維綸、腈綸、塑料為主的18套生產裝置,對促進我國掌握石化化纖新技術,自主生產石化產品,加速發展合成纖維工業,解決全國人民的穿衣問題作出了貢獻。 |
吉林化纖集團 |
生產的化纖產品有粘膠短纖維、粘膠長絲、腈綸纖維、化纖漿粕、紗線和紙制品六大系列450多個品種,產品質量位居同行業前列!鞍咨健迸粕虡吮徽J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白山”牌粘膠短纖維、粘膠長絲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 |
富麗達集團 |
總部位于杭州大江東臨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始創于1988年,歷經28年的創新發展,已形成一條覆蓋漿粕、粘膠短纖維、聚酯新材料、紡紗、織造、印染等“研產銷”一體化紡織產業體系;并配套熱電、環保等基礎產業經營的民企集團。是國家唯一的再生纖維素纖維差別化產品開發基地,紡織品面料檢測中心通過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紡織品面料外觀質量檢驗中心列入國家紡織面料館首家第三方“品檢中心”,F擁有總資產200余億元,員工近6000人,連續多年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為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中國印染行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單位。 |
三房巷集團 |
是一家以聚酯化纖、紡織為主業的大型生產型企業集團。公司成立于1981年,經過多年的開拓創新,先后創辦了30多家經濟實體,包括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1家上市公司,還擁有一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個省級技術中心。 |
天富龍集團 |
集團已通過ISO9001:2008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其中揚州天富龍汽車內飾纖維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揚州天富龍汽車內飾纖維有限公司和儀征威英化纖有限公司獲得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稱號。揚州富威爾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20億元人民幣,是集基礎研究、產品設計開發、生產與銷售于一體的復合纖維生產基地。揚州天富龍科技纖維有限公司是生產功能性滌綸短纖維的企業,主要產品有親水性高吸濕依絲棉滌綸短纖維、蓄熱保暖依康棉纖維、高中空度依力棉纖維、依彩纖維、超細有硅依羽絨、依綠聚苯硫醚纖維、多特性功能纖維等。 |
唐山三友集團 |
目前我國粘膠短纖維項目起點最高、設備技術最先進的企業。主要設備由奧地蘭精公司、德國埃伯納公司引進,具有國內同行無法比擬的工藝設備優勢。 |
澳洋科技(新疆瑪納斯) |
主要生產粘膠纖維及粘膠纖維品、可降解纖維、功能性纖維等。 |
午和(江蘇)差別化纖維有限公司 |
是國內生產高性能差別化短纖維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擁有兩條2萬噸差別化滌綸短纖生產線,目前已形成改性纖維、異形纖維、有色纖維、功能性纖維等六大類幾十個品種的短纖維產品。 |
 |
|
三、航天軍工單位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
成立于1962年7月1日,是我國歷史最久、水平最高、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專業研究院。主要承擔著我國運載火箭、戰略戰術導彈、衛星、載人飛船等航天產品固體發動機的研制、生產、試驗任務,以及在該領域內的國家重大技術創新和預先研究任務。 |
航天科工集團六院 內蒙合成化工研究所 |
成立于1975年,是我國最早從事復合固體推進劑和特種材料研究的現代化骨干研究所。在F-12高性能有機纖維、蒙皮囊體材料、熱防護材料、特種功能助劑以及特種復合材料等領域也取得了同樣驕人的成就。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 |
軍需裝備研究所緊盯世界先進技術步伐,及時組織精兵強將,在織物阻燃技術、選擇性滲透膜技術、生化防護技術、織物防酸防堿、迷彩偽裝技術、材料增強復合防彈技術等領域取得驕人成績。他們研制的防靜電防護服、迷彩作訓服、耐高溫阻燃防護服、防彈背心、防彈頭盔等新型產品,為單兵防護提供了可靠保障。 |
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 |
西安航天復合材料研究所座落于西安市東郊灞橋河之畔的航天科技工業園內,集開發、研制、生產為一體的復合材料及工藝研究所,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動機復合材料殼體、噴管和大型復合材料導彈發射筒主要的承制單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大型結構復合材料設計與成型技術、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應用技術居國內領先水平。 |
 |
|
四、國家纖維公證檢驗機構 |
|
中國纖維檢驗局 |
直屬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領導,負責全國纖維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全國纖維質量監督檢查和公證檢驗,對公證檢驗實施監督抽驗。 |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海關(原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
監管經上?诎哆M出境的運輸工具、貨物、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并編制海關統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務。 |
|
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 |
國內最早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纖維檢驗機構,取得了95個國家和地區93個實驗室認可組織的國際互認。 |
|
四川省纖維檢驗局 |
成立于1953年,是國家法規賦予對四川省行政區域內的纖維產品具有監督管理、行政執法和質量檢驗職能的事業單位。 |
|
國家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陰) |
位于全國縣域經濟百強之首的江陰市,為獨立的第三方檢測實驗室。中心建筑面積7000m2,擁有各類進口及國產紡織品檢測設備280余臺(套)。 |
|
江蘇省高性能纖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
主要開展碳纖維、芳綸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玻璃纖維、氨綸纖維、聚酰亞胺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質量檢測和科技服務。 |
|
 |
|
五、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研發測試中心 |
|
中國科學院 復合材料高端應用研發中心 |
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咨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玄武巖纖維是一種新型無機環保綠色高性能纖維材料,不僅強度高,而且還具有電絕緣、耐腐蝕、耐高溫等多種優異性能。我國已把玄武巖纖維列為重點發展的四大纖維(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巖纖維)之一。 |
|
中國科學院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主要研究領域:聚焦先進材料、資源生態環境和人口健康等三大領域。先進材料領域布局先進材料設計、先進結構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先進功能材料與器件、先進能源材料與器件、電分析儀器等6個主要研究方向。 |
|
中國科學院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納米器件及相關材料、納米生物技術與納米醫學、納米仿生技術和納米安全技術。 |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紡織工業標準化研究所 研發中心 |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是建于1956年,原屬國家紡織工業部,1999年轉制為中央直屬大型科技企業,2009年經國務院批準整體并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是紡織行業綜合性科研院所。研究院提供技術咨詢以及紡織標準、計量、檢測、認證等技術服務,以化纖紡織裝備制造與工程服務、紡織新材料、紡織化工與生物技術為主要研發領域。 |
|
中國建筑科學院 |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創建于1953年,原為建設部直屬最大的綜合性科學研究機構,2000年10月1日,由科研事業單位轉制為科技型企業,現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蒲泄ぷ骱w了建筑結構、工程抗震、地基基礎、建筑物理、住宅體系及產品、智能化建筑、建筑CAD、建筑環境與節能、建筑機械與施工、新型化學建材、建筑防火、建筑裝修等專業中的79個研究領域。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莞研究院 |
由東莞市政府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建,將圍繞無人機、信息與通訊、材料與高端制造等領域開展研究。 |
|
四川省紡織科學研究院 |
一家以科研開發為主的創新性科研機構,核心技術和主導產品為:高性能纖維的研究與開發;功能針織面料的開發與生產;節能減排型紡織染整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應用;苧麻紡織染新工藝與新設備的研究開發。
|
|
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 |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紡織專業設置最齊全的綜合性紡織研發機構,下轄6個研究所、3個中心,主要從事紡織產品、工藝、設備和材料的開發應用研究。 |
|
|
|
|
 |
|
六、高等院校實驗室設備更新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化學學院 |
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現隸屬于工業和信息化部;瘜W學院研究成果卓著。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國際學術前沿,以NASA為參照系,以仿生科學、綠色化學、納米科學為核心,以學科的交叉融合為主線,凝練形成了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仿生智能界面化學、納米材料科學、能源材料化學與器件和環境生物技術等優勢研究方向。 |
|
西安交通大學 航天航空學院 |
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首批進入國家“211”和“985”工程,入選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航天航空學院下設空天工程、工程力學兩個系。 |
|
山東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 |
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山東大學材料學院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已形成三個特色研究方向(1)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開發應用(2)有機硅材料(3)復合材料制備及使役過程建模仿真與智能檢測。 |
|
四川大學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
四川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布局在中國西部的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以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學科為主體,科研力量雄厚,研究領域覆蓋了聚合物結構與性能、合成與改性、制備與成型(工藝、設備、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研究的材料種類包括: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種工程塑料、復合材料、化學纖維、精細高分子、功能高分子、油田高分子、天然高分子、醫用高分子材料、組織工程材料及人工器官。 |
|
東南大學 城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 |
東南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圣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中高端玄武巖纖維在有高壽命要求的土建交通工程結構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在能源與環境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在交通運載工具領域大有可為。玄武巖纖維生產及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將面向中高端市場,研發高強、高彈性、抗高溫等高端特色玄武巖纖維產品,從而大力推動玄武巖纖維在土建交通、能源化工、汽車航空等方面的產業化應用。 |
|
東華大學 材料學院 紡織學院 服裝學院 環境學院 現代紡織研究院 |
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創建于1951年,時名華東紡織工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1960年,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中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之一。1985年,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近年來,學校持續構建以紡織為“一體”,材料和設計為“兩翼”,創新學科為“引擎”的學科特色新格局。紡織類三大檢索論文收錄總數超過世界其他9所著名紡織院校的總和,國際專利授權數量、高校發明專利授權量和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在高等院校中名列前茅。 |
|
天津工業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天津工業大學是教育部與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膜分離材料與技術、特種纖維材料、功能無機材料和復合材料等為特色的學科優勢,極大地推動了學院教學與科研水平的提高。 |
|
蘇州大學
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 |
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東吳大學,1900年創辦),開西式教育之先河,“雙一流”融中西文化之菁華,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紡織工程是國家重點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為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連續兩次獲批為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三、江蘇第一。紡織工程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江蘇省品牌專業,紡織類的四個專業均為江蘇省重點專業。 |
|
江南大學 紡織服裝學院 |
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設有18個學院(部),涵蓋理、工、農、醫、文、法、經濟、管理、教育、藝術等學科門類10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2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紡織工程專業目前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 |
|
浙江理工大學 材料與紡織學院、絲綢學院 |
學校前身是于1897年創辦的蠶學館,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64年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2004年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紡織科學與工程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級學科,紡織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A)。 |
|
中原工學院 |
中原工學院(原鄭州紡織工學院)是一所以工為主,紡織服裝及相關學科特色鮮明,工、管、文、理、經、法、哲、史、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教學型大學。 |
|
 |
|
謹防市場上質量低劣假冒XQ品牌及侵犯本公司知識產權的紡織儀器 |
|
XQ型纖維強伸度儀是東華大學、上海利浦應用科學技術研究所和上海新纖儀器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獲上海市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生產已有20多年歷史,廣泛應用于國內大中型化纖企業、檢驗機構、科研教學單位,儀器以結構精密、測試結果準確和性能穩定著稱。近年來推出的改進升級型XQ系列儀器,技術更為先進,銷往國外得到國際社會認可。XQ型纖維強伸度儀和XD-1型振動式細度儀聯機測試同一根纖維強力、線密度、比強度、模量和斷裂比功,是國際化學纖維標準化局(BISFA)推薦首選纖維強伸度測試方法。
鑒于XQ型纖維強伸度儀生產以來長期形成的質量品牌,近年來市場上有假冒XQ-1或XQ-1A型號纖維強伸度儀,是通過某些渠道兜售其偽劣假冒產品,為此特別提醒用戶在采購XQ型號儀器時注意儀器的生產廠家,謹防被假冒劣質產品欺騙。假冒產品的測試準確性及各項性能指標遠不及真正XQ型品牌儀器,且其無法與XD-1型振動式細度儀的接口聯機,采購后必然后悔莫及。
同樣市場上仿造本公司生產的纖維熱收縮儀和纖維比電阻儀等,其測試準確度和使用壽命遠不及本公司的品牌儀器,也特別提醒客戶注意。
|
|
|
|
|
|
|